青霞阅读 > 其他小说 > 汴梁罪案录(探案) > 金佛案(十五)

金佛案(十五)

    天光乍泄,白亮圆盘般的日头照常悬上天幕,未曾因前夜的温存而推迟半分。

    知州崔衍、通判邓昌听信儿说陆公子醒了,依次往厢房去探望,皆被守门的张岱青以陆公子身子虚弱,需要静养,不宜见人的推辞挡了回来。

    今日陆鸿难得睡到半晌午醒来,睁眼便是一丈多高的青帐。想她上回睡至日头都升起来也是去年元月的事情了。那会儿她赶在元日前缉捕了最后一名打家劫舍的贼人,按告示绑了送至官府,揣着赏钱回了莫干山,与师父林逋炉膛煮酒,狂饮一夜,那是何等的畅快!只可惜,韶光皆如白驹过隙,一去不复返罢了。

    陆鸿突然感到腰间有些酸痛,想来是躺了许久的缘故,因而将身上裹着的薄衾掀起撩到一旁,翻了个身,木制的床榻怕是因为存了许久,吱呀作响起来。

    柳怀汀正交叠了胳膊,俯身趴在厢房的案几上小憩,听得陆鸿这边的声响,他猛然睁开眼,未顾忌头晕目眩便往床榻这侧走来,一头栽倒在墨绿的锦衾上。

    “淮汀冒犯了,还望陆姑娘恕罪。”

    “你我之间何谈些什么罪不罪的,倒显得生分了,”陆鸿睡足了觉,大病初愈的脸庞上添了几分血色,说话也恢复了些气力,她扬手指向案几那旁,像只雀鸟般嗔道,“柳大人挪个杌子到榻侧来坐,我有几事要与你言说。”

    瞧着陆鸿身子康复不少,柳淮汀安心下来,乖乖搬了杌子,端坐在陆鸿身侧。

    “金佛一案,可有勘破?”

    “多谢陆姑娘鼎力相助,当日蒋顺、蒋福二人对你行凶后,登州便关了城门瓮中捉鳖,岱青兄从土窖里揪出二人,未等用刑,那蒋顺便自行承认为调换金佛之人。”

    “朱参军的玉扳指可有问明究是何故?”

    “自然问清了,为求万无一失,淮汀当日便分别审问了天香楼的春香姑娘与司户参军朱颢,二人所答如出一致,那玉扳指是春香姑娘先前遇到的一位扶桑商人赠与的,天香楼的老鸨与几位姑娘皆能证明,前几日她又私下将其转赠给了朱颢,这才被他戴在了指间。

    至于那朱颢先前吞吞吐吐嘛,还是因为他与春香姑娘存在私情,怕讲出来被人指点看低。”此时柳淮汀胸有成竹滔滔不绝道,他早先便知以陆鸿事事亲为的态度,必然会询问此事。

    陆鸿正要启口讥讽那朱参军,脑海中又响过几声——大吼大叫如“俺若不去偷换了金佛,灵药便无处可得”,迟疑嘘声如“着了玄青色的夜行衣,头戴兜帽”,急急忙忙把那句“敢做不敢当,非大丈夫之举”咽了下去,忽然来了精神,挺直身子,迫切地抓住柳淮汀宽袖问道:“那幕后指使之人,淮汀可有查到?”

    柳淮汀脸上顿时飘来几道黄昏时的飞霞,他胳臂僵在原地,不敢稍移一寸,只能半倾着身子道:“未曾,我与岱青兄正欲继续讯问蒋顺时,他忽地吐出口黑血,叫那大夫来时,蒋顺已经没气了,我听严芝姑娘道,那人似是吃了索魂丹,那丹以砒霜、草乌等入药,以毒克毒延缓毒发,那蒋顺毒发身亡怕是源于未及时服用另一味药……”

    柳淮汀的声音越来越小,讲到后面竟有些底气不足。

    “嗯,此毒我有几分知晓,江湖组织篡养死士便需此物加以控制,既是淮汀兄已尽力为之,便莫苛求自己才是。”陆鸿听此消息,眉峰未蹙,面上是一副冷静自持的神情。缉捕重犯讲究天时地利人和,正如世间万事,只得“尽人事,听天命”,强求不得。

    “此外,淮汀也有一事要与陆姑娘相商。”

    “淮汀兄请讲。”陆鸿意识到方才抓着柳淮汀的袖口不放有些不妥,堪堪松了指头,满怀歉意地笑笑。

    “前日汴京急递来金牌诏书,召我速速回京,我与岱青兄昨夜已商议过,在下先行一步,陆姑娘便安心留在登州养病,由他留下照拂,日后你二人一同回京,如此可好?”

    陆鸿听来也并无不妥,便悉听尊便,随柳淮汀去了。

    “蒋氏兄弟可料理了?”登州某处,一年岁不大的公子髡发垂辫,盘腿坐于矮榻上,探身取酒。

    “迭剌![1]”立在光影中那人粗声吼叫,掌抚左胸,肯定道。

    “他们可曾见到你的真容?”

    “属下小心谨慎,披了夜行衣,定然不会露出真面目。”此人有些日子未讲汉话了,现今听了年轻公子,不太流利,夹杂了几分契丹口音。

    “甚善!此功堪当俊赏!”那位儿哥儿开怀大笑,解下蹀躞带上系着的银鞘短刀,托于掌中,细语低念道,“兀典豁儿真,额迭里撒剌![2]”

    披了黑青色玄衣那人上前两步,左膝跪地,垂头接过短刀,“唰”地一声横刃出鞘,他飞也似地挽个刀花,叫那刀刃划过左臂,银刃上留下一朵血花。[3]挥刀之时,无意扯下的兜帽,倒是露出闪着光泽的檀色头皮。

    且说那日因押送矿石随行至州衙的几位矿场工匠,自是瞧见了陆鸿俯在严芝背上,鲜血汩汩涌出的一幕。

    回了登州矿场后,几人不免眉飞色舞地向众人描述一番,赶巧儿被上工的张环听得了,顿觉不妙,问得了那人的相貌正是圆脸桃花眼,倒让张环心中坠入冰窖。

    今日趁了工假,他往山涧捕了条小臂长的鲫鱼背在竹筐里便匆匆赶来州衙打探。

    “老弟儿,俺听说前几日府里抓贼人可是伤了位官爷?”张环满脸堆笑地向守门的衙役打听着。

    “去去去!此等事情我岂能与你说道!快走快走!叫知州大人见了定叫你吃不了兜着走!”那衙役望着渐渐高升的日头往三竿去了,额头上细密的汗珠也聚成了绿豆大的汗珠,蛮不耐烦地直赶人走。

    “官爷,官爷,您便行行好吧,便让俺瞧一瞧那位伤了的官爷吧!俺从平岚村那疙瘩来州衙也有二十多里山路哩!”张环双手合十,不住地点头哈腰,恳求道。

    “那你安分在此等着,我去通报声。”

    守门的衙役与才出厢房的柳淮汀在廊上打了个照面,行礼问安后将情形一一讲明,柳淮汀听了衙役的汇报,内心起了疑惑,陆鸿才因查金佛案到了登州,现下怎会有人打听起他的行踪?

    细细掂量一番后,柳淮汀便与衙役一同往州衙门口走去。

    张环远远瞧见两个人影过来,挺直了身子,待到二人走近,他发现衙役身侧的那人是位书生郎君,与记忆中那位圆脸桃花眼、背了把刀的俊美公子似是两人,便失望地垂下头。

    “你寻的那人确实受了伤,现下卧榻养病,怕是见不到了,”柳淮汀从上至下扫视了几遍那人,确认那人身上未藏刀剑,应非陆鸿的仇家,这才以实情相告,“兄长可是有事欲言?”

    张环心中一紧又长舒口气,仰天长叹道:“苍天有眼啊!”

    “俺…俺…俺!就是想跟那位官爷说声,万分谢他救命之恩!俺家娘子服了药,身子渐趋康复,大夫说再有个一程调治便能好得差不离了。”那人边结结巴巴地道谢,边从背上卸下个草筐,掏出那条小臂长的鲫鱼。

    柳淮汀惊呼那鲫鱼的肥美,张环倒是咧开嘴笑笑摸摸脑勺骄傲地讲这鱼乃山涧溪流中所生,是补身的佳品。柳淮汀应下他定会将鲫鱼炖煮了给陆鸿补身子,张环千叩万谢方才一身轻松地离开了。

    他寻去州衙的东厨,叫人挂了鱼鳞,生柴火炖鱼汤,又是紧锣密鼓地收拾了包袱,将京中密诏揣入怀中,轻提官服下摆,足尖轻踏马镫,跃然鞍上,绝尘而去。

    汴京,大内,殿外。

    柳淮汀未及沐浴换衣,便持诏入了宫。引路的内侍已经在宫门外候了许久,此刻他不言不语,只朝柳淮汀微微颔首,示意他随自己前行。这内侍姓郭,于殿试当日在殿中伺候,识得柳淮汀。二人步履匆匆,一刻有余便进了御苑。

    仲夏时节,御苑的花儿浑然不见踪影,草木倒是一片郁郁葱葱。

    “咱家宫里还有事,便不陪柳郎中了,大人便自去屋内吧!”这位内官指指湮没于浓密树丛中的飞檐斗拱。

    “淮汀谢过郭内侍了。”柳淮汀道了谢便登上几阶汉白玉的石阶。

    “切,又是个‘口惠而实不至’[4]的!”那郭内侍低声蛐蛐道。

    楠木朱门外,柳淮汀立定了,正了正绿袍圆领,低声轻轻嗓,伸了手去敲那门。

    三声过后,未有人应。

    皇宫内院,柳淮汀未敢轻举妄动,只默默垂手立在宫阙之外。

    “进……”这声音细若游丝。

    柳淮汀倒吸口气,倒像用尽了此生的力气般推开两扇朱门。

    朱门之内,官家披发跣足,坐倚在案几的一脚,胸脯一起一伏,气息却细若游丝。

    上月还肤白凝脂、挥斥方遒的贵公子,如今干枯、羸弱,如一具不见天日的骷髅。

    殿内的陈设也是一片杂乱:案几上、石砖地上处处散落着定窑奉上的白瓷碎片,而官家常穿的黑锻云履,一只抛在案几下,另一只则甩进书橱底。

    “淮汀……你可觉得朕这一生如浮萍漂泊,无根可依?”那人红了眼圈,屈膝抱头道,“当年朕入宫与否,立废与否,皆由先皇所定,待朕即位,尊皇考一事,太后也要插手,现如今,呵,轮到朕立太子了,人人皆要干涉!朕之所求,不过是一隅自决之天地,哪怕方寸之间!”

    柳淮汀从未见过向来运筹帷幄的官家如此失态,但身为人臣,他只能进,莫能退。

    柳淮汀上前一步,跪蹲在官家身旁,道:“恕臣斗胆一言,陛下所求之自决,道家云‘逍遥’,而佛家曰‘自在’,而以臣之所观,逍遥也好,自在也罢,皆取于物像,以万物为本,故淮汀以为,自决所系,必先验于物,而后躬行。正所谓‘治大国如烹小鲜’[5],陛下的自决不在‘烹’的与否,而在于‘烹’的方略。”

    官家随手拾起身边的碎瓷片,呈在眼前端详,那瓷片的一侧镶了金粉,釉色类雪。

    “这瓷片倒像踏雪寻梅……”官家忽地蜷缩成一团,自顾自呜咽起来,又跪爬着缠上柳淮汀的玉腕,“父王莫走,孩儿不愿进宫……孩儿怕……”

    柳淮汀面色恸然,不忍拂去那人的纤手。他听上司讲过,官家首次接进宫之时,正值腊梅初绽的皑皑大雪天。

    忽然官家又停了呜咽,盯着那瓷片痴笑起来。

    “甚好甚好,削朕的骨挂朕的肉,不是你死,就是朕活,”官家将那白瓷片的锋刃划过自个儿的脸庞,拖下条长长的红痕,“曹太后呵,早先欠你的,朕便一齐补上了!”

    “臣求陛下莫要伤了龙体!”柳淮汀见官家又变了一副癫狂状,忍不住去拉开他握了白瓷片的五指。

    ——终于,一阵由远及近的脚步传来,停在了殿门前,想来是郭内侍罢。

    [1]迭剌:契丹语,表示肯定的意思。

    [2]兀典豁儿真,额迭里撒剌:意为淬火的利刃,今日认你为主,化用《耶律仁先墓志》《阴山鞑靼略》。

    [3]契丹赏刀习俗,需割左臂血涂刃,谓之“饮红”,方得礼成。

    [4]口惠而实不至:出自《礼记·表记》

    [5]治大国如烹小鲜:出自老子《道德经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