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舟仿若一片轻盈的云,沿着山道徐徐飞行。风在耳畔呼啸而过,衣袂随风肆意翻飞,眼前的美景恰似一幅徐徐展开的绚丽画卷,可又在不经意间于身后快速倒退。
不多时,一片苍翠欲滴的竹林猝不及防地闯入眼帘。万千修竹在微风的轻抚下摇曳生姿,竹叶相互摩挲,发出沙沙的细响,似在低声细语。
阳光宛如碎金,透过竹叶的间隙洒落下来,在地上投下一片片斑驳陆离的光影,光影随着竹枝的摆动变幻莫测。
徐远舟手中掐诀,那小舟便缓缓朝着竹林前的空地降落而去。待小舟稳稳落地,只见他袖袍一挥,那飞舟瞬间变回桃核大小,被他轻巧地收入囊中。
随后,他转身对着伯子衿做了个“请”的手势,二人便沿着那蜿蜒曲折的青石板小径向竹林深处悠然行去。
越往竹林深处走,竹子愈发显得青翠挺拔,那竹节处凝结的晨露,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。
小径两侧,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几处假山,山石嶙峋却又透着一种古朴雅致的韵味,与周围的修竹相映成趣,浑然天成。
转过一道弯,眼前豁然开朗,一座飞檐翘角的院落静静地矗立在那里。
玄色的屋瓦与青绿的梁柱相得益彰,完美地与周围那苍翠的竹林融为一体,远远望去,竟宛如从一幅水墨画卷中悠然走出的仙境之所,超凡脱俗,清幽至极。
院门上,悬挂着一方匾额,上书“清凉居”三个大字,字体遒劲有力,笔走龙蛇之间,尽显仙风道骨。
迈进玄青色的大门,迎面而来的便是一方精巧别致的庭院。
青石板铺就的地面上,莹白的鹅卵石精心拼出了一幅灵鱼戏龟图,图案栩栩如生。不远处的水榭倒映在清澈见底的池水中,虚实相生,如梦似幻。回廊曲折蜿蜒,一步一景,细腻精巧。
“寒舍简陋,平日鲜少有客至,还望伯公子莫要介意。”徐远舟略带歉意地说着,一边引着伯子衿穿过回廊,“只能委屈伯公子暂居我的卧房了。”
说着,徐远舟便推开了那扇雕花木门,刹那间,一股清冽的竹香扑面而来。
卧房大门正对面,放置着一坐榻。榻身由质地坚实的檀木打造而成,榻面铺着素色的锦垫,质地柔软。锦垫上摆放着几个同样色调的靠枕,绣着竹叶图案,简洁又不失雅致。
目光移向左侧,是一张乌木打造的床榻。床榻上铺着绣有精美竹纹的锦被,淡青色的帐幔轻盈地垂落着,微风潜入屋里,帐幔便随风轻轻摆动,宛如一片轻柔的青云,在床榻周围缓缓飘动。
再看右侧临窗的位置,摆放着一张书桌,桌上摆放着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宝。墙角的花架上,几盆文竹青翠欲滴,生机勃勃。
而最引人注目的,当属那占据了一整面墙的榆木书架了,书架上密密麻麻地摆放着竹简与线装书册,那些书册的书脊上,还留着被细心修补过的痕迹,看得出其主人极为爱惜。
书架旁挂着一幅水墨竹石图,画上题着“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”的诗句,笔力雄浑刚健,气韵生动流畅。
徐远舟微微欠身,说道:“伯公子若不嫌弃,请用这床榻歇息。我平日里多在坐榻上打坐调息,早已习惯了,睡在那里倒也自在。”
伯子衿手中折扇轻摇,竹影在他素白长衫上流转:“哪有反客为主的道理呀?我睡坐榻便好,徐道长不必如此客气。”
“客人睡坐榻,这也不合礼数……”
“徐道长这居所,当真是‘宁可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’的典范呐。”伯子衿环顾四周岔开话题道,“清幽雅致,让人欢喜。”
徐远舟谦逊地一笑,回应道:“陋室简陋,实在不及伯府的万分之一,还望伯公子莫要嫌弃才是。”
伯子衿摆了摆手,脸上满是笑意,说道:“徐道长这是哪里的话,这般清幽雅致之所,可比我那伯府有意境多了。伯府虽说也是处处讲究,可到底少了这竹林间的悠然韵味,说到底,总归是透着些俗气。”
“伯公子过谦了,世俗亦有世俗的好,人间烟火,阖家共欢……我这竹林居所,不过是图个清净,能让自己平日里修身养性罢了,哪能与伯府的热闹繁华相提并论呢。”
伯子衿踱步至窗前,目光望向窗外庭院里那一片翠竹,若有所思地说道:“道长这话确实有理,只是在那繁华之处待久了,偶尔来到这清幽之地,倒觉得身心都像是被涤荡了一番,整个人都轻快了不少。”
徐远舟也走到伯子衿身旁,顺着他的目光看向窗外,轻声说道:“是啊,这翠竹看似寻常,实则有着一股坚韧不拔的姿态,无论外界风雨如何侵袭,它始终都能挺拔而立,毫不屈服。我时常看着它们,也从中悟得了不少处世之道,对修行而言,亦是大有裨益。”
伯子衿转头看向徐远舟,问道:“哦?那徐道长从这翠竹身上都悟得了些什么?不妨与我说来听听,说不定我这凡夫俗子也能沾上几分灵气呐。”
徐远舟笑道:“不过是些拙见。你看这翠竹四季常青,不因寒暑易色,此为守本心。咱们身处世间,诱惑磨难诸多,若像翠竹般坚守本心,不被外物扰,前行之路就能少迷茫、多清醒。而且竹节分明、节节向上,是在提醒咱们做人做事要知礼节、有分寸,得脚踏实地、不断进取,万不可懈怠。”
伯子衿连连点头,感慨道:“徐道长这番感悟也让我茅塞顿开。原以为竹子就图个好看,没想竟藏着这般深意。往后我得多来住住,学学翠竹品性了。”
徐远舟笑应:“伯公子不嫌弃,欢迎常来,咱们在竹林品茶论道,也是雅事一桩。”
伯子衿笑意盈盈:“那我可就不客气了,定常来叨扰。不过今日那桃花酿我惦记着,要不先去水榭那边?”
徐远舟点头称是,二人便一同离开厢房,沿着回廊往水榭走去。不多时,二人便信步来到了水榭。
这水榭临池而建,飞檐如展翅的飞鸟,四角悬挂着的青铜风铃,在微风的吹拂下,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,宛如天籁之音,为这清幽之地更添了几分空灵之美。
池中几尾半臂长的锦鲤悠然自得地游弋着,见有人过来,便游聚过来讨食。而三只灵龟则趴在池边的青石上,慵懒地晒着太阳,任谁来了都是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。
水榭中央摆放着一张紫檀木案几,案几上的茶具一应俱全,皆是上好的青瓷,质地细腻,造型精美。
“伯公子稍坐片刻,我去去就来。”
徐远舟说完,便转身快步离去,不多时,只见他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一坛陈年桃花酿回来了。
封泥轻启,刹那间,醇厚的酒香氤氲而起。
起初,那酒香萦绕在酒坛周遭,似不舍离去,随后便缓缓漫溢开来,与竹叶的清幽之气、池面的润泽水汽相互交融,编织出一缕独特且令人沉醉的芬芳,嗅之只觉神骨俱清。
徐远舟从一旁取出两只羊脂玉杯,将那琥珀色的酒液缓缓倒入杯中,酒液在杯中轻轻荡漾,宛如流动的琥珀,煞是好看。
他微笑着介绍:“此酒乃是采自紫霞岩的上等桃花,再以太虚灵泉精心酿制,而后置于竹根之下,埋藏十年之久,方才酿成。伯公子,请品鉴一番。”
伯子衿赶忙接过酒杯,轻轻抿了一口,瞬间,那桃花的韵味就在唇齿之间悠然绽开。
这酒先是如朝露般清甜爽口,随后又缓缓化作如暖玉般的温润质感,顺着喉咙流淌而下,渐渐蔓延至四肢百骸,所到之处,仿佛都被注入了一股清新柔和的力量。
更为奇妙的是,一杯入喉,伯子衿觉得灵台瞬间一清,经脉之中原本流转的灵力,此刻竟像是被清澈的山泉浣洗过一般,变得愈发精纯。
不得由衷地赞叹道:“妙极!这酒清冽甘醇,余韵悠长,当真配得上‘琼浆玉液’之称!”
徐远舟听闻,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,他也举杯相和,二人便对坐畅饮起来。
微风轻轻拂过竹林,沙沙的竹叶声与水榭檐角的风铃声相互应和。池中锦鲤不时跃出水面,溅起的水珠在阳光照耀下,折射出绚丽的光芒。
在这远离尘嚣的竹林深处,时间仿佛都变得缓慢而悠长,让人沉醉在这清幽雅致的氛围之中,忘却了一切烦恼与纷扰……
酒过三巡,那桃花酿的后劲渐渐上来,伯子衿本就不常喝这等佳酿,此时脸上已然浮现出几分醉意。
他眼帘沉沉地往下坠,眼神也变得迷离起来,说话间舌头都好似打了结,话语含糊不清,嘴里嘟囔着些旁人听不太真切的话语。
徐远舟见状,无奈地摇了摇头,轻轻叹了口气,起身走到伯子衿身旁,架起他往卧房走去。
虽然徐远舟的身形相较于伯子衿确实略显单薄了些,可他内力深厚,这点力气活倒也不在话下,稳稳地扶着伯子衿,脚步还算轻快。
只是这伯子衿醉得厉害,整个人东倒西歪的,脑袋一个劲儿地往徐远舟的脖子上贴靠。
那温热的鼻息带着酒气,一下又一下地喷在徐远舟的颈侧,湿热的气息让他觉得脖颈处温痒难耐。
就好像有羽毛轻轻拂过脖颈,又撩拨着他的心,惹得他脸颊微微泛红,却也只能强自镇定,扶着人继续往回走。